“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。教育大计,教师为本。”教育发展和教师工作,习近平一直非常重视。在他看来,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,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、品行、品味的“大先生”。何谓“大先生”?一起来看看习近平怎么说。
◎何谓好老师、“大先生”
2014年教师节的前一天,习近平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同师生代表座谈。在讲话中,他用了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,与大家交流“怎样才能成为好老师”。
在习近平看来,好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,可以各有千秋、各显身手,但有一些共同的、必不可少的特质。
“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”,这是习近平心中好老师的四条标准。
习近平一直对好老师给予很高的期望,他把他们比作打造中华民族“梦之队”的“筑梦人”,他说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,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,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。”
◎谁是值得点赞的“大先生”
2016年教师节前夕,“老校友”习近平回到北京市八一学校。他同陈仲韩、陈秋影等几位老师一一握手。他说,看到各位老师精神这么好,我心里特别高兴。当年老师对我们要求十分严厉,现在回想起来,终生受益。
习近平曾在另一个场合动情地回忆起教过自己的老师们:“他们教给我知识、教给我做人的道理,让我受益无穷。”对于好老师、“大先生”,习近平从来不吝称赞。
◎如何让“大先生”不断涌现
“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、教师人人尽展其才、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”,为了这个目标,习近平不遗余力地推动相关工作。
在地方任职时,习近平就非常重视教育、关心老师。他到河北正定不久,看到一份简报反映南牛公社南永固小学18间教室没有一间不漏雨,4名民办教师一年未领到工资。他很生气,立即作了批示。
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多次强调,要使教师成为“让人羡慕的职业”“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”,要让广大教师“安心从教、热心从教、舒心从教、静心从教”。
对于教师的工作情况和待遇问题,他非常关注。在北京大学考察,他向汤一介教授询问有什么困难和需要;在陕西延安市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看望,他关切询问教师待遇如何;在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小学考察,他嘱咐学校和老师既要当好老师,又要当好临时家长,把学生教好、管好。
在习近平的推动下,“国培计划”大力实施,“乡村教师支持计划(2015—2020年)”不断推进落实,《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》出台……中小学教师的职业“天花板”被打破,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日益提高,一支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队伍正在形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