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页面: 时政要闻 >> 正文
中国航天争分夺秒的一周,见证了什么?
来源:学生   作者:编辑:谢应龙编辑:   点击数:   日期:2021-06-25   字体:【

你们是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无数奋斗者、攀登者的代表。希望你们密切配合,圆满完成后续任务!祝你们在太空工作生活顺利,我们在北京等候各位凯旋!”623日上午,习近平总书记与神舟飞船航天员进行了一场天地通话,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。这是中国航天争分夺秒、活动密集的一周。自神舟十二号飞船617日成功发射以来,聂海胜、刘伯明、汤洪波3名航天员在太空中又是布置新家,又是安装Wi-Fi,忙得不亦乐乎。一项又一项高科技操作,一个又一个生动的画面,让人目不暇接,充分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雄厚实力。天上一日,地上十年,厚积才有薄发。神舟飞船里的工作如此平稳、有序,要感谢多年来无数中国航天人的倾情付出、无私奉献。太空上的航天员在紧张地工作,地面上的中国航天人同样也在忙碌。从今天起,由龙乐豪、戚发轫、胡浩、孙泽洲、谢军、张熇等科学家组成的宇宙天团走进香港校园,畅谈中国航天从首问苍穹到漫步太空的历程,激励更多有志气、有理想的香港年轻人参与国家航天事业。

宇宙天团一同访港的,还有嫦娥五号202012月带回的月球土壤,近期将在湾仔会展中心公开展览。在庆祝建党百年前夕,内地航天科学家与香港学子一起分享国家强盛的喜悦,有利于加强香港年轻人对民族振兴的信心,提升对国家的认同感与归属感,是一次生动的国情教育。活动中的一个细节耐人寻味。88岁满头银发的中国工程院院士、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,把站在左手边的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容启亮拉到自己身边。内地和香港科学家的手紧紧握在一起,直至合影结束。千百年来,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概念。无论身在何处,家都是所有中国人的心灵归属。我们爱护家、重视家、建设家,就是为了和所有家人分享荣耀、共享温暖。这一周,全中国的目光也都投向我们在太空中的以及里面的家人。我们感叹壮举,也从中汲取力量;我们仰望星空,也要脚踏实地。正如戚发轫院士在香港理工大学作报告时所言,最高尚的爱、最伟大的爱是爱国家。爱这个国家,才能把最宝贵的东西献给国家。爱国不是高不可攀的,把时间、知识、精力献给岗位,献给事业,献给国家,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。

内江师范学院学生宿舍党员工作站 ©版权所有
建议使用:1024*768分辨率 16Bit颜色 IE6.0以上版本和中文大字符集